宿松縣殘聯多種形式評殘為殘疾人辦實事
宿松融媒訊 為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縣殘聯根據不同類型、不同程度殘疾人需求,針對性推進“集中評、上門評、隨時評”相結合的綜合性科學化評殘模式,多措并舉幫助殘疾人辦實事、解難題,助推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更走心。
集中評效率高。建立健全評殘醫療專家庫,明確殘疾評定由醫療機構殘疾人專家評定。集約配置使用醫療資源和干部職工力量,實行統一規范集中評殘,每月第1個星期五為全縣集中評殘日。當天,組織評殘專家在縣殘聯大樓集中評殘,按殘疾類別分設肢體、言語聽力、視力、精神、智力5個評殘點,組織干部協助醫生、現場辦公,招募愛心人士維持秩序、幫忙引導,提供從“申請、照相、填表、評定”一站式服務,服務效率質量高、速度快。今年累計組織集中評殘6次,因疫情原因影響暫停3次,累計接待辦、換證申請人1800多人,完成辦、換證1534人。
上門評解民憂。依托評殘專家庫醫療資源,推進評定窗口前移,提供精準評殘服務,對有上門評殘需求的重度精神、智力類殘疾或重度肢體殘疾進行摸底調查,實行“點對點、門對門”一站式上門評殘,實現辦證“申請、照相、評定、送達”全流程無縫對接,讓殘疾人足不出戶就能辦理殘疾人證。持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開展臨時性上門評殘服務,在每月集中評殘的基礎上,根據殘疾人實際困難和動態需求,累計組織臨時性上門評殘活動16次,為381名殘疾人辦、換證。實施下鄉評殘專項系列活動,安排各鄉鎮殘聯摸排上報區域內精神、智力類殘疾或重度肢體殘疾人數,利用2個月時間集中組織評殘專家逐村逐戶上門走訪,現場詢問和查診身體狀況和功能受損情況,作出初步評定意見,提供康復指導,把評殘服務送到百姓門口,截至目前共走訪3個鄉鎮12個行政村,為20名殘疾人上門辦、換證。
隨時評不多跑。堅持開門接評,非集中評殘的工作日常態化接待疑似殘疾人上門咨詢和辦、換證,針對資料齊全、初篩符合的疑似殘疾人,現場聯系評殘醫院專家,商定接洽評定時間,安排殘疾人赴醫生門診現場評定;針對殘疾人資料不全或醫生休息、正在手術無暇評殘等情況,幫助完善評殘資料,準備妥當全部材料,收集整理重新約定時間或安排集中評殘日統一評定,在合法合規原則下最大限度簡化手續,實現殘疾人辦證“只進一扇門,只到一個窗口,只交一次材料,最多跑一次”,切實為殘疾人辦實事、辦好事。截至目前,共接待上門咨詢評殘200余人,為940名殘疾人評殘和辦換證。(通訊員 何陽)
責任編輯:融媒體中心 汪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