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南詞公益性演出圓滿收官
宿松融媒訊 5月28日晚,2021年安徽省瀕危劇種(文南詞)公益性演出在下倉鎮下倉埠社區文化廣場落下帷幕。因疫情及春節客觀原因,系列演出活動歷時6個月,本次演出是百場展演活動的最后一場,標志著宿松縣“2021年安徽省瀕危劇種(文南詞)公益性演出”圓滿收官。
此次活動是文旅部、省文旅廳下撥專款支持購買地方瀕危劇種演出服務,以扶持瀕危劇種的保護傳承。活動由宿松縣文旅體局、縣教育局主辦,宿松縣新黃梅演藝公司(宿松縣黃梅戲劇院)承辦,旨在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有效保護和賡續瀕危劇種“文南詞”的藝術根脈,使瀕危劇種活態化保護、傳承工作大步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近年來,在省市上級領導部門的有力支持下,宿松縣大力推進傳統戲劇保護、特別是瀕危劇種的搶救整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目前“文南詞131工程”項目已全面啟動,文南詞大戲《風雪寒梅》前期籌劃工作已基本完成,預計七月份正式投排;與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合作委培的15名學員于今明兩年陸續畢業回團工作,這為文南詞藝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另外,充分結合省市文化項目,大力推進文南詞等傳統戲劇走進基層,融入鄉村舞臺。通過優秀精品力作的基層巡演,讓人民群眾感受傳統文化經久不衰的魅力,進一步提高基層群眾的文化獲得感。
作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南詞)傳習基地”,完成好“2021年安徽省瀕危劇種(文南詞)公益性演出”百場展演活動,既是劇院的現實擔當,更是應盡義務。劇院將以此為新的起點,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精心謀劃、精益求精,開展精品化、項目化、特色化系列演出,推動文南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為促進宿松地方文化底色煥發時代光輝貢獻一份力量。(通訊員 許太新)
責任編輯:江柏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