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打好土壤污染防治“組合拳”,守護耕地糧食安全
宿松融媒訊 耕地糧食安全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一直以來,宿松縣打好“預、管、治”組合拳,穩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加強源頭預防。強化涉重金屬行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監管,持續推進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動態更新污染源排查整治清單。進一步壓實土壤重點監管單位主體責任,認真開展隱患排查回頭看,消除環境風險隱患36處。積極推進新污染物調查,完成254家企業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篩查,制定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管控措施,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環境與健康風險。
二是嚴格準入管理。實行生態保護紅線分區分類管控,加強對限制和禁止類產業管控,嚴控“兩高一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的建設項目。落實用地清單制審核制度,加強“一住兩公”用地管理,完成23宗“一住兩公”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確認符合相應規劃用途的土壤環境質量要求的方可進入改變土地用途程序。對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未經評審或評審未通過的,不予辦理項目建設用地供應手續。
三是有序推進治理。推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穩步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化,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面積182萬畝,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0%以上,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2%。實施地膜科學使用回收項目,推廣加厚高強度地膜示范面積10000畝,地膜回收率達到83%以上。持續推進全縣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建設1個安全利用示范基地,設置5個不同的安全利用示范區,通過合適的安全利用措施,降低土壤重金屬有效態含量,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衛一方凈土。(通訊員 張彪)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