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三個圈”織密防溺水“安全網”
宿松融媒訊 夏季臨近,天氣漸熱。為了增強群眾防溺水的安全意識,防止溺水事故發生,安徽省宿松縣公安局九姑派出所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理念,依托構建的“校園圈、家長圈、救生圈”,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織密青少年兒童防溺水“安全網”。
筑牢防溺水“校園圈”。4月初以來,持續組織社區民警深入轄區8所中小學校,通過開設講座、擺放展板、懸掛橫幅、散發資料、播放警示教育片等方式,結合典型案例,向廣大學生開展防溺水宣傳教育和傳授基本的自救互救方法,告誡學生要遠離危險水域,不要到野外坑塘、水庫去玩耍和游泳,切實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截至目前,共在轄區8所學校開設防溺水巡回講座18場次,發放宣傳單8000余份。
構建防溺水“家長圈”。積極爭取轄區中小學校對防溺水工作的支持,充分利用每所學校班主任老師共設立的100余個“家長微信群”,以及社區民警在轄區兩個警務區分別設立的“網上警民議事廳”微信群,廣泛發布防溺水提醒告知信息,提醒群內成員加強對子女的防溺水教育和監管。同時,依托社區警務,動員轄區“江淮義警”、網格員、志愿者等社會力量參與到防溺水宣傳、巡查等工作中來,督促廣大家長切實做好對子女的日常監管,扎緊家庭防溺水“籬笆”。
增配防溺水“救生圈”。組織民警聯合鄉村干部對轄區水庫、池塘、河道、廢棄基坑等防溺水重點區域進行一次全面排查,重點排查是否設立防溺水警示牌,是否放置救生圈、救生繩、竹竿等防溺水救援器材;放置的救援器材是否配備齊全、完好無損等,并做好登記工作。對無警示牌、救援器材,或存在防溺水器材不齊全、有損壞等問題的區域,督促屬地村委會及時落實整改,確保轄區每個防溺水區域都立有警示牌、配有救援器材,一旦發生溺水事件,群眾可利用這些器材在岸上進行施救,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4月初以來,共排查防溺水區域230處,增配更換防溺水警示牌、救援器材43件,其中增配救生圈12個。(通訊員 孫春旺)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