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市場監管局:以塑料花整治為切口 共商生態殯葬治理良策
宿松融媒訊 近日,懷寧縣市場監管局局長吳志偉、民政局局長朱青率隊來我縣就塑料花等不易降解殯葬祭祀用品專項整治工作開展考察交流。宿松縣市場監管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先后接待了考察團一行。
座談會上,懷寧縣市場監管局局長吳志偉與民政局局長朱青首先介紹了懷寧縣當前在塑料花等不易降解殯葬祭祀用品整治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如部分商戶對政策理解不到位、群眾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傳統迷信用品屬性界定不清等。此次前來宿松縣考察,主要聚焦于學習宿松在整治工作中的源頭管控措施、執法實踐經驗以及如何建立長效機制等方面的先進做法。
縣市場監管局局長尹建軍結合整治實踐,從“謀劃早、措施實、成效顯”等方面系統介紹了宿松做法。一是高位推動,以“黨政同責”筑牢治理根基。提前協同部署,與民政部門對接,圍繞禁用“塑料花”等不易降解祭祀用品等事項強化協作共識,聯合印發《關于常態化開展禁用“塑料花”及封建迷信祭祀用品整治行動的通知》。法治保障精準落地,宿松縣創新構建“質量安全+生態環保”雙維度監管體系。嚴守質量安全底線。對“三無”產品累計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141份,對屢教不改的經營者依法采取行政強制措施。二是源頭治理,以“剛柔并濟”切斷流通鏈條。柔性勸導前置干預。發放《關于禁止銷售塑料花等殯葬祭祀用品的告誡書》,基層所同鄉鎮干部、村兩委組建專班,主動逐戶上門宣講政策;同步發布《宿松縣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開展科普活動,覆蓋2萬余人,扭轉群眾“塑料花耐用實惠”的傳統認知。剛性執法形成震懾。提前啟動“高頻次巡查”,聯合公安、民政、應急等多部門開展聯合行動,在匯口、復興等毗鄰江西、湖北的邊界鄉鎮加強巡查,累計勸返滿載塑料花車輛43輛,塑料花7萬余支,從源頭減少市場存量。“白加黑”巡查織密網。在清明節前后15天,實行“早8晚6”高頻次巡查,重點時段,安排執法人員駐點公墓、集貿市場,主要負責同志每天親自調度數據。實現“執法有力度、監管有溫度”。
隨后,雙方圍繞整治中的共性問題展開深度交流。懷寧縣考察團表示,宿松縣“領導重視到位、執法創新到位、民生導向到位”的經驗為懷寧縣提供了寶貴借鑒,下一步將重點推進“兩個協同”。政策協同。參照宿松做法,將塑料花整治納入專項整改任務,兩職能部門聯合印發專項文件,明確“春節、清明”等重點時段管控措施;執法協同。打出“告誡書+ 倡議書 + 聯合執法”組合拳,針對正月祭掃高峰提前開展“勸返清源”行動。尹建軍表示,兩地監管部門將以此次座談為起點,深化合作,構建“信息互通、難題共商、經驗共享”的長效機制,共同為全省殯葬領域生態治理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通訊員 朱文靜)
責任編輯:楊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