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黨建領辦深融合
宿松融媒訊 2024年12月19日,一名姓馮的女士來到孚玉市監所,投訴宿松縣某中醫館向老年人群體推銷保健品,引導老年人沖動消費,誘導其父母消費近一萬元,多次要求商家退貨退款遭拒。
孚玉市場監管所黨支部安排由黨員牽頭的兩名工作人員調查了解并約談商家,經耐心宣傳法律法規和反復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由消費者將未使用的保健品退回,被投訴方退還消費者人民幣3000元,雙方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黨建領辦深融合”是新時代基層黨組織治理的重要方向,旨在通過黨建引領,凝聚合力,創新黨建與領辦融合模式,打造“群眾家門口”服務驛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1米,實現轄區居民群眾安全感和幸福感雙提升。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服務人民為宗旨,以基層黨建為引領,以書記領辦事項為抓手,注重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書記領辦項目是強化基層黨建引領、解決基層治理難題的重要舉措。兩者深度融合,一方面能強化黨組織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工作向基層治理各領域延伸,提升治理水平和服務群眾效能;另一方面,能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楓橋經驗”中依靠群眾、化解矛盾的理念融入書記領辦項目,以更精準有效的方式解決基層實際問題,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孚玉市場監管所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多路徑推進黨建與領辦深度融合。以黨建引領為核心驅動融合。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動黨員帶頭參與矛盾調解、志愿服務,培育消費維權小故事,推動領辦事項的順利實施落地。例如,通過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志愿服務等,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基層黨組織在消費維權、化解矛盾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在書記領辦項目中,找準黨建與消費維權的結合點。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將“楓橋經驗”融入消費維權服務,開展說理式執法、溫情式調解,統籌推進消費維權落地,讓黨建工作與消費維權工作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堅持為民服務夯實融合基礎。精準解決群眾難題。書記領辦事項聚焦群眾需求,創新服務方式,化解民生領域的堵點難點,精準解決好消費維權方面的問題,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整合網上網下資源,建立多元化的訴求表達機制。如通過微信群、政務服務熱線、線下意見箱等,及時了解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做到接訴即辦,讓群眾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服務。
依靠群眾力量促進融合發展。激發群眾參與積極性。借鑒“楓橋經驗”中依靠群眾的精髓,在書記領辦事項中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可以通過合規引導、志愿者服務等形式,讓群眾參與到消費維權治理中來,實現人民調解落實落地。充分挖掘社會資源。聯合公安、法院、檢察院、司法、知識產權、律師機構、消保委、個協等部門糾紛調解力量,推進公益律師等專業力量參與到基層糾紛調解中,以提升調解公信力和群眾的滿意度。
強化法治德治保障融合成效。良法善治規范治理。在基層治理中,要嚴格依法辦事,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法治意識。同時,加強社會工作者和調解人員的培訓,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運用法治手段解決矛盾糾紛,推進以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引領的基層治理模式形成。弘揚德治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開展道德模范評選、文明創建等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為基層治理提供精神支撐。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融合效能。智慧化監測與預警。運用大數據分析投訴熱點,預判風險行業(如直播帶貨、盲盒經濟),定向發布消費警示。推廣“區塊鏈+電子存證”,固化交易記錄、電子合同等證據,降低維權舉證難度。智能輔助處理。利用12315平臺、12345平臺,實現投訴進度實時查詢、證據上傳、結果反饋等全流程透明化。
黨建領辦民生福祉見實效。堅持黨建引領與消費維權有機融合,緊盯民生福祉和居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將“溫度”融入消費維權糾紛調解環節,實實在在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不斷優化服務能力,增強調解本領,實施多元化調解,由“坐等上門、被動調解”轉變為“主動排查、主動解決”,既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民生福祉,又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來,辦理投訴舉報共200余起,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
新時代“楓橋經驗”與黨建領辦融合的實踐,本質是通過黨的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將治理重心下沉到基層,實現社會和諧與高質量發展的統一。未來需進一步結合基層實際,因地制宜創新模式,讓“楓橋經驗”在黨建引領下煥發持久生命力。(通訊員 吳力高)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