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法官+律師與基層人民調解員的“雙向奔赴”
宿松融媒訊 為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本土實踐,切實提升基層矛盾源頭化解能力,6月20日,宿松縣司法局聯合縣人民法院開展的人民調解員暨“法律明白人”巡回培訓第四站走進下倉鎮。
法理筑基,強化程序規范。縣人民法院速裁庭負責人金利平系統闡釋了人民調解在基層治理中的關鍵作用,具體講解“自愿合法、公平公正”的調解核心原則。針對民間借貸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等常見民事案件,詳細剖析法律審查要點與高效處理方法。金利平著重強調了“司法確認”程序的關鍵作用,引導調解員充分認識并善用這一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力”的法律利器,打通調解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案例教學,聚焦痛點破解。結合前期司法所摸排反饋的培訓需求,安徽皖松律師事務所黨員律師胡喆圍繞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山林土地糾紛等易發頻發糾紛,結合其辦理的典型案例,分析調解原理、調解原則、調解方法和注意事項,啟發基層人民調解員面對紛繁復雜的矛盾糾紛,要善于“跳出來”看問題,找準糾紛癥結和矛盾突破口,靈活運用策略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經驗傳承,提升實戰能力。本土資深調解員石金學分享了扎根基層多年的寶貴調解心得與經典調解案例,其沾泥土、接地氣、冒熱氣的實戰經驗和處理藝術,為參訓調解員提供了貼近本土實際的鮮活參照,增強了調解工作的信心與底氣。
此次培訓,法官、執業律師與資深調解員“組團授課”,通過法理精講、案例剖析、實戰經驗分享與“現場問診”相結合的多元模式,為該鎮百余名鎮村干部及調解骨干送上了一場融法理與實戰于一體的“法治及時雨”。“培訓內容‘解渴’,形式‘接地氣’,為一線調解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法律遵循和操作性極強的行動指南。”下倉鎮黨委副書記羅丹表示。
下一步,縣司法局與縣人民法院將持續深化聯動機制,持續推進“精準滴灌”式法治賦能培訓,著力培養一支“知法懂法、善調能解、精于治理”的基層法治骨干隊伍,為護航鄉村振興、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宿松、法治宿松提供堅實的法治支撐和人才保障。(通訊員 楊香梅)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