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公安局:紅軍路上悟初心 開門納諫鑄警魂
宿松融媒訊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傳承紅色基因,筑牢忠誠警魂,6月26日,縣公安局警務保障室黨支部、科信大隊黨支部、交通派出所黨支部黨員代表共14人走進北浴鄉羅漢山村羅漢尖革命根據地,開展“重走紅軍路、鑄忠誠警魂”主題黨日活動,以“開門教育”形式汲取奮進力量。
羅漢尖革命根據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片紅色熱土上的革命先輩們浴血奮戰,留下了兵工廠舊址、紅軍洞、山林醫院、紅軍泉等珍貴革命遺跡。黨員民警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沿著蜿蜒崎嶇的紅軍小道,實地探訪這些革命遺址。
在羅漢尖革命根據地紅色文化廣場,全體黨員面對銅浮雕紅色文化墻,舉起右拳,重溫入黨誓詞。在羅漢尖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內,講解員面對陳列的文獻資料和實物,向民警們娓娓道來。泛黃的文獻、銹跡斑斑的武器,在講解員生動地講述中,無聲訴說著當年的崢嶸歲月。“當時條件艱苦,戰士們就是用這樣簡陋的工具制造武器,與敵人殊死搏斗……”講解員的話語,將民警們帶回到那段硝煙彌漫的歷史。在紅軍洞旁,講解員詳細描述了當年戰士們躲避敵人圍剿的驚險場景,大家仿佛看到了戰士們在洞內屏息凝神,與敵人斗智斗勇的畫面;在紅軍泉邊,講解員指著清澈的泉水說:“這泉水不僅滋養了戰士們的身體,更見證著軍民魚水情,老百姓常常冒著生命危險,為戰士們送水送飯?!泵恳惶庍z跡在講解員的講解下,都讓黨員民警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們不畏艱險、頑強斗爭的堅定信念。
在羅漢山村紅色教育研學基地,全體黨員與當地老黨員、烈士后代代表圍坐一堂,開展“開門教育”座談交流。當地老黨員結合自身數十年的黨員經歷,分享了“三會一課”創新開展、黨員聯系群眾等基層黨建工作經驗,圍繞強化組織生活規范性、提升黨員凝聚力提出具體建議。烈士后代代表則深情講述先輩投身革命的英勇事跡,呼吁公安黨員從紅色基因中汲取精神力量,將革命精神融入公安工作,打造警營特色鮮明的紅色警隊支部。座談會上,大家各抒己見,現場氣氛熱烈而真摯。
此次活動將“重走紅軍路”的實地感悟與“開門教育”的思想碰撞有機融合,打破傳統黨建單向灌輸模式。全體黨員通過親身體驗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進一步強化紀律作風建設,在思想上接受深刻的精神洗禮;通過與羅漢尖革命根據地老黨員、烈士后代的深入交流,不僅收獲了加強黨組織建設的新思路,更感受到老一輩黨員對黨的忠誠堅守,以及革命后代對傳承紅色精神的殷切期盼。
參與活動的各支部黨員代表紛紛表示,將以此次主題黨日活動為契機,把紅色革命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把群眾智慧融入黨建工作實踐,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作風優良的公安隊伍,為維護社會穩定、護航經濟發展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向黨的104周年華誕獻禮。(通訊員 孫春旺)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