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來了一支“法治輕騎兵”
宿松融媒訊 蜿蜒的山路擋不住法治力量的延伸。6月27日下午,由“法官+律師+調解員”組成的“法治輕騎兵”來到北浴鄉。作為宿松縣人民調解員暨“法律明白人”巡回培訓第五站,這場開在家門口的法治課堂,為該鄉80余名鄉村治理骨干注入法治動能。
沒有空泛的說教,只有帶著泥土的實戰錦囊。宿松縣人民法院華亭法庭干警馬淑娟以“調解協議如何獲得強制執行力”破題,通過村民借款糾紛拒不履行的典型案例,詳解司法確認申請流程與審查要點,打通調解協議轉化“最后一公里”,為調解成果裝上“法律保險”,讓“軟調解”硬起來。
“土地權屬爭議怎么取證?”“集體土地房屋轉讓有哪些限制?”宿松縣律師協會會長、安徽皖松律師事務所主任高凱將法律條文化解為調解話術,針對山區常見的矛盾糾紛,現場演示情緒降溫、利益平衡、類案引導的實戰技巧。
來自北浴本土的調解員黃廣法一開口就抓住全場:“調糾紛就像解繩結,硬扯沒用,得順著紋路找到線頭!”當他分享用“全面了解事實、認真聽取訴求、耐心細致開導、最終達成協議”四步工作法化解醫療糾紛案時,臺下響起一片會心的掌聲。
“過去調解靠‘面子’,現在更要看‘法理’。”參訓的迎賓村黨總支書記何小兵坦言,“現在有了司法確認+專業調解工具箱,咱們勸和時腰桿硬了,鄉親們信服度也高了。”
此次培訓通過“法官授課+律師釋法+調解員傳經”的模式,為基層調解員補足法律知識、提升調解技能,推動“法律明白人”成為基層法治建設的“潤滑劑”與“穩定器”。(通訊員 楊香梅)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