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鎮:弘揚文明新風 助推基層治理
宿松融媒訊 近年來,復興鎮將文明建設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基礎和保障,深入延伸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文明鄉風深入農村發展和農民生活,為基層治理不斷注入文化底蘊。
用活“農家書屋+共享”模式。復興鎮以農家書屋為載體,以圖書資源為依托,以宣傳教育為特色,以基層治理為根本,將農家書屋建設與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政策科普、農技培訓等有機結合,在定期舉辦的讀書會活動中全方位宣傳科學文化知識、拓寬群眾致富的新思路,使新時代農家書屋成了基層黨員干部及群眾提素質、助振興的加油站。當前,復興鎮農家書屋已實現鎮域內10個村(社區)全覆蓋,并建立了1個鎮圖書分館,制度健全、設施完備、專人負責、圖書種類繁多,有效保障了群眾基本文化需求。
用活“文化惠民+引領”模式。復興鎮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10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為重要傳輸載體,積極推進“送戲進萬村”、“快樂健身”、“啟航新征程·幸福中國年”2023年安徽“村晚”復興鎮專場等各類文化惠民活動,讓文化惠民政策深入基層,讓文化內容更能貼合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引導群眾形成了積極向上的鄉村文明新風尚,不斷提高群眾文化活動參與度。同時挖掘移風易俗、孝老愛親的先進典型,形成“村申請、鎮審核、按月上報”的機制。2022年以來,復興鎮評選出“美麗庭院”170戶,“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等193余戶,讓身邊好人和道德模范成為鄉村最美最亮的“星”,引領文明新風尚。
用活“志愿服務+共建”模式。一襲紅馬甲,一顆火熱心,志愿者們用愛繪就“幸福之鄉”的文化底色,從理論宣講到幫扶助困,從鄉村振興到文明創建……田間地頭里,那一抹抹鮮艷的“志愿紅”游走在心田。近年來,復興鎮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與基層治理、文明實踐等工作有機結合,依托鎮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健全志愿服務體系開展多樣化文明宣教活動,圍繞扶老助老、移風易俗、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共開展160余次志愿服務活動。一個個理論陣地、一次次暖心服務、一樁樁惠民實事,志愿服務圍繞百姓所需,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參與到志愿服務,使“為群眾辦實事”在基層治理中蔚然成風。(通訊員 徐宿海)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