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鎮:發展特色產業 推進產業融合
宿松融媒訊 近年來,復興鎮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緊盯特色產業,積極探索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瓜蔞、葡萄、圣女果等產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打造特色產業基地,推進鄉村產業集群建設。
建示范基地。立足資源稟賦,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瓜蔞、龍騰葡萄及圣女果等為特色產業主攻方向,采用“自營+聯營+合作+訂單”協同發展模式,突出市場導向,圍繞質量效益、競爭力等目標,大力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企業和農民利益聯結機制,打造特色新型產業集中群。當前,復興鎮共創建家庭農場156家、農民合作社113家,建成小孤山農文旅科普采摘基地124畝、龍騰葡萄園172畝、瓜蔞產供銷一體化產業建設示范基地1500畝。
創優勢品牌。按照“戶轉場、場入社、社聯合”思路,促進特色產業抱團發展、集聚創業、互惠互利,形成產業聯合發展的良好態勢,引導新型經營主體建立相應的聯農帶農機制,下聯小農戶建設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基地,上聯對外客商訂單需求量大、品牌知名度高的加工產品。目前,復興鎮有水稻、大豆、小麥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超16萬畝,是農業大鎮、產糧大鎮。近年來,當地“從優”“從精”做強農產品加工業,榮獲全市農產品加工十強鄉鎮,已相繼創建良公豆皮、龍騰葡萄、小姑山瓜蔞子等多種特色農業品牌。
促產業融合。復興鎮樹立“一村一品”發展目標,統籌黨建基礎、區位特點、產業布局,鎮黨委圍繞主導產業,把從事相同或相近產業的農戶進行融合,實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據了解,復興鎮以投資1.5億元年產大米11萬噸、年烘干4.5萬噸稻谷的稻口鮮生態科技公司為龍頭,打造九成農場、華陽河農場、洲區糧食加工產業鏈中心;以二東瓜蔞生態公司的精深加工為平臺,擦亮“小姑山牌瓜蔞”品牌;以小孤山農文旅科普采摘基地為主線,種植藍莓、圣女果、西瓜、車厘子等多個品種的水果,滿足小孤山游客多樣化的采摘購買需求,打造農文旅融合示范點。(通訊員 徐宿海)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