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稻蛙“呱呱叫”共養有“錢”景
宿松融媒訊 春日暖風,各種農業產業都在開啟新一年的生機。在宿松縣高嶺鄉社壇村的稻蛙養殖基地里,黑斑蛙的呱呱聲已經傳遍田間地頭。田野里到處都是小蝌蚪、成品蛙活躍的身影,繪就成一幅春日蛙鳴圖。
走進宿松縣高嶺鄉社壇村的稻蛙養殖基地,只見一個個蛙池被細密的防護網罩隔開,小蝌蚪在水中遨游,成品蛙在草叢中休憩,基地負責人孫惠剛正在攪拌飼料、喂養小蝌蚪。他介紹說:“現在基地里大部分是小蝌蚪,等到七月底的時候這些蝌蚪就都長成成品蛙了,到八月份就可以開始慢慢銷售了,其間,還要在田里種上水稻,讓蛙和稻子一起長大。”
據了解,稻蛙共生,不施肥、不打農藥,突破了傳統稻田生態系統只局限于水稻種植單一模式,既改善了稻田的生態環境,又大大增加了經濟效益。孫惠剛是2020年開始發展稻蛙共養的,共計流轉了50畝稻田,每畝能產黑斑蛙3000斤左右,優質稻谷400-500斤。現在他靠著稻蛙共養年入百萬,他對未來的前景也是充滿了信心。
孫惠剛表示:“打算繼續擴大規模,打造黑斑蛙養殖品牌,帶動有意愿的村民一起干,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融媒體記者 張勇)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