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元宵】佐壩鄉:鬧元宵佳節 話幸福生活
宿松融媒訊 燈轉華夏千年過,些小佳節繼開來。歲歲年年,今又元宵。2月5日,由中共宿松縣委宣傳部、文旅體局、佐壩鄉共同主辦的“啟航新征程 幸福中國年”主題安徽“村晚”在佐壩鄉新建村鄉村大舞臺為廣大父老鄉親帶來了一場豐盛的民俗盛宴。
此次演出結合佐壩鄉地域文化、非遺文化、鄉賢文化,將思想+藝術+技術融合傳播,或親臨現場,或抖音直播,讓更多的人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
展非遺文化,顯文化自信。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直上云霄的禮花,人間煙火的威風鑼鼓,一張張洋溢著幸福和喜悅的臉龐,一曲《豐收中國》徐徐拉開帷幕,總結過去振奮人心的成績,展望未來催人奮進的目標。文南詞、黃梅戲、二胡等根植于本土的非遺藝術,讓徽風皖韻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讓文化自信在基層綻放絢麗之花,有效增進了安徽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
頌百年風華,傳紅色基因。有一種懷念,歷經時代風雨,更臻醇厚;有一種精神,穿越歷史云煙,歷久彌新。黃梅戲《江姐·紅梅贊》再現戰火紛飛,烽煙四起,人民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無數英烈拋頭顱灑熱血為革命事業奮斗終生的場景,他們以平凡身軀奠定盛世之基。佐壩中小的學子傾情演繹《戰火里的紅領巾》,他們淋漓盡致地呈現了大別山兒童團艱苦抗爭的歷程,彰顯新時代青年朝氣蓬勃,活力四射的新時代風貌,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觀眾。一幕幕紅色故事,一次次感人肺腑,一陣陣掌聲雷動,無不昭示著青年有理想,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唱幸福生活,舞農村風采。由村民自導自演的男、女聲獨唱,唱響鄉村幸福生活。《松茲雨》舞出農村多姿風采。他們載歌載舞,唱出了幸福與希望,舞出了熱鬧與喜慶,讓“煙火氣”走向“大舞臺”,充分展示了當地群眾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了熱鬧喜慶的節日氛圍。
宣文明法治,弘時代榜樣。過節喜洋洋,宣傳不打烊。活動期間鄉各站、所、辦充分利用活動人員密集的契機。分發宣傳折頁,普及法律知識;懸掛反詐橫幅,提升防詐意識;舉行招聘展會,暢通“留工”渠道;互動有獎競猜,問答養老疑惑;表彰好婆婆、好兒媳優秀榜樣,弘揚時代正能量。
此次活動,憶往昔硝煙彌漫,惜今朝海晏河清,展未來任重道遠。即重現了革命奮斗的歷史,深植愛國情懷;又展現了小康幸福的當下,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更眺望了偉大復興的未來,擘畫美好藍圖。有效增強了社會治理能力,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通訊員 虞洪寶)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