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壩鄉:“情”字當頭 “斷親”兄弟重歸于好
宿松融媒訊 “感謝你們耐心細致地調解,我們兄弟之間才能重歸于好!”6月20日,一對親兄弟帶著笑臉并肩走出佐壩鄉綜治中心會議室。但誰能想到,不久前,這對親兄弟之間的情誼竟差點斷送于一個小小的彩鋼棚。
家住安慶市宿松縣佐壩鄉的虞家兩兄弟既是親人又是鄰居,但在日常生活中兩家經常因為瑣事起爭執、矛盾不斷。連日來,因哥哥認為弟弟家修建的彩棚飛檐超過了自家房屋的空中面積多次找親友或村委會說理,盡管村委會多次介入調解,但由于積怨太深,始終未能解開雙方的心結,反而二人對立加劇,兄弟情分岌岌可危。
得知相關情況后,佐壩鄉黨委、政府迅速指派佐壩鄉聯系龍門村聯村科干、綜治中心工作人員、龍門村村委會組建專項調解小組。調解小組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周邊群眾、問詢歷史調解記錄等方式,全方位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梳理出兄弟二人的情感積怨。
調解當天,引導哥哥說出事情的緣由及主要訴求,從而厘清矛盾的焦點。再邀請雙方共同的親友(佐壩鄉原退休干部)一起為兄弟二人講解“六尺巷”“曹植七步詩”等歷史典故,將“以和為貴、以禮為先、以讓為賢”的“六尺巷”精神靈活融入其中,用“血濃于水”“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等樸素的道理,引導哥哥理解弟弟的難處,也讓弟弟體會到哥哥的艱辛。在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語之中,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由弟弟口頭向哥哥道歉,糾紛得到圓滿化解。
類似這樣的“聽民聲、紓民困、解民憂”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開展“開門教育”以來,佐壩鄉堅持聚焦群眾所需所盼,通過“四下基層”“訪村入戶”、政務服務熱線等途徑傾聽民生訴求、接受群眾監督、回應群眾關切。截至目前,鄉黨委班子成員累計走訪農戶220余次,已有30余件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或取得實質性進展。
下一步,該鄉將持續以學習教育為契機,不斷深化“開門教育”實踐,積極聯系服務群眾,解難題辦實事,以實干擔當展現學習教育成效,讓老百姓感受到轉作風樹新風帶來的新氣象和新變化。(通訊員 虞洪寶)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