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頭鄉:文明實踐引領文明新風
宿松融媒訊 弘揚時代新風,推進文明實踐,今年以來,洲頭鄉持續鞏固全國文明村鎮創建成果,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豐富活躍文化生活,弘揚好人精神,傳遞文明風尚,新時代文明實踐姹紫嫣紅,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志愿服務 引領文明風尚
“烏池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最大特點就是務實管用,附近的老人小孩,每天都有來這里健身、下棋、看書,我主要負責維護好衛生、秩序,做好登記服務等工作,退休后生活也很充實……”有著四十年教齡的退休老教師夏應宗一臉幸福地說著。因為熱愛,所以堅守。自2015年烏池農民文化樂園建設以來,熱心公益事業的他就成為這里的一名志愿者,每天早出晚歸,清潔衛生、整理資料、維護秩序,日復一日,默默堅守。在烏池村,像夏應宗這樣的志愿者身影,無處不在,移風易俗、環境整治、疫情防控等等,他們都在不同崗位默默貢獻著,發揮著文明使者的重要作用。今年以來,烏池村堅持因地制宜,為民惠民原則,整合設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堅持把志愿者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重要力量,把志愿服務作為主要活動方式,將志愿精神融入文明社會治理,引領群眾形成文明的生活習慣,有效提升群眾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
文化盛宴 提升幸福指數
“上次參加葡萄藝術節匯演活動,我們自己排練的《鄉村新面貌》小品,還要再加點廣場舞元素,晚上幾個姐妹還得抓緊練練,準備好鄉里文化站隨時用節目?!苯饓未逦璧戈犼犻L高賽花又和姐妹們張羅著排練節目。群眾文藝匯演、送戲下鄉、攝影采風、葡萄文化藝術節、青春悅讀、巧手繪國慶……今年以來,金壩村的群眾文化活動紅紅火火,讓老百姓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文化惠民福利,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撐。為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洲頭鄉金壩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配備文化協管員,成立各類文藝隊伍,充分利用“我們的節日”、農閑時節等,讓群眾參與其中,發掘自創、自編、自演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通過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為鄉村文明注入新動能,讓文明實踐貼近群眾、服務群眾,更好地滿足群眾精神文明生活新期待,不斷提升群眾的文化幸福指數。
好人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
誠實守信的李文兵、熱心助人的姜興友、愛崗敬業的高良才、孝老愛親的張花招……他們是泗洲村的普通村民,也是“好人精神”的踐行者。近年來,泗洲村堅持培育“好人文化”,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社會氛圍,弘揚社會正氣,凝聚泗洲精神,文明的力量處處彰顯。截至目前,泗洲村已成功推薦安慶好人5名、宿松好人8名、縣級新鄉賢4名。一直以來,泗洲村堅持每月組織開展“身邊好人”評選表彰工作,及時發現和推薦身邊好人,通過宣傳表彰,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讓群眾從文明實踐活動“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堅持每季度設置好人榜、宣傳好人事跡,發揮身邊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領作用,做到了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如今,“當好人、做好事”在泗洲村蔚然成風。文明是一束光,道德是一盞燈。通過示范引領向上向善,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扎根基層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豐潤道德滋養。(通訊員 周美平)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