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頭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壯大鄉村富民產業
宿松融媒訊 近年來,洲頭鄉以“農業增效、集體增收、農民致富”為主線,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培育了一批主導產業突出、優勢產業鮮明、特色產業豐富的現代農業。
日前,記者走進洲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數字育秧中心,只見成片的水稻秧苗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技術人員正在指導工人們對秧苗進行控旺管理。自3月下旬以來,洲頭鄉利用數字智能化育秧流水線,開展水稻育秧作業,培育出適宜于機械化移栽的具備高效高產、適應能力強等優勢的毯狀苗。
“我們育秧中心可為周邊6個鄉鎮提供5萬畝的育插秧社會化服務。集中培育出的秧苗抗倒性強,可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受天氣影響小,產量更穩定,米質更優,有利于水稻大規模機械化種植,與傳統直播相比,可減少成本投入,每畝可增加200到300元的收益。”育秧中心負責人張明介紹道。
與此同時,洲頭鄉下夾村養殖示范基地也開始了小龍蝦和螃蟹的養殖。記者走進基地,負責人吳畏正在使用無人機播撒飼料。
“養殖基地位于后湖第二道防線兩側,曾因地勢過低,排澇不暢,群眾種植的農作物常常被淹,大片土地處于‘農戶不愿種、大戶不愿包’的狀態。2020年開始,村集體分批進行田間改造,完善生產道路、田間排灌等基礎設施,建成‘龍蝦+螃蟹+水稻’的立體養殖示范基地368畝,并統一對外發包。了解到情況后,我于2021年返鄉創業,接手這個養殖基地,就想著把在外學到的養殖技術應用到家鄉,把養殖產業做大做強,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吳畏告訴記者,如今,昔日的低洼地變成了今日高效益的良田地,畝均產值由原來的3100 元提升至5200元,每年帶動村集體增收20余萬元,帶動周邊務工1.2萬人次。
洲頭鄉突出固本“強農”,筑牢主導產業根基,著力優化糧食生產結構和布局,牢牢穩住農業基本盤,精準選擇稻漁綜合種養為主導產業,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58家,其中主導產業經營主體占比80%。
“我們將持續大力培育鄉村產業發展帶頭人,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幫助經營主體解決融資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需求,從人才、技術、資金、項目等多種渠道精準提供服務,加快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洲頭鄉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胡錦文表示。(融媒體記者 虞恒)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