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日報】荒山坡地變身致富產業(yè)園
本報訊 初冬時節(jié),走進宿松縣高嶺鄉(xiāng)青云村,只見昔日的荒山荒坡和雜草叢生的撂荒地,已是果樹滿坡栽、稻田蝦鱉游、藥香飄滿園的景象。近年來,青云村通過大力發(fā)展果樹、藥材、稻漁綜合種養(yǎng)等綠色產業(yè),將荒山坡地“盤活”,帶動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為鄉(xiāng)村振興增添新活力。
“這是一片丘陵,地塊小,種莊稼收成不好,村民們都不愿意耕種,土地大量拋荒。”青云村村干部王玨介紹,2020年村“兩委”將郭屋組閑置的500多畝地從農戶手中流轉下來,通過轉租或自主經營模式發(fā)展特色產業(yè),打造青云產業(yè)園。產業(yè)園一年一個大變樣,已成為集生態(tài)種養(yǎng)、農耕體驗、田園觀光、科普科研等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冬日的產業(yè)園里,仍然可見忙碌的景象。在中藥材種植基地,采收機來回穿梭,伴隨著陣陣轟鳴聲,一根根玄參破土而出,村民們熟練地將玄參挖出、去土、分揀,一股股濃郁的藥香撲鼻而來,飄滿了田間地頭。
去年,在外經商的村民石飛回到家鄉(xiāng)高嶺鄉(xiāng)青云村,流轉150畝荒地種植紫菀、玄參、丹參等中藥材,今年迎來了大豐收。“玄參每畝地能收四五千斤,紫菀的畝產也達到了600斤,預計今年產值能達70多萬元?!笔w說,基地帶動了周邊20余名村民就業(yè)。接下來,他還將鼓勵周邊村民自主種植,并負責提供種苗、技術和銷售渠道,讓村民們獲得更多收入。
中藥材基地周邊是大片稻田,田塊周邊圍著藍色鐵皮護欄,中間有一個小池塘?!斑@是我們打造的‘稻鱉共養(yǎng)’基地,中間是鱉池,四周種水稻?!蓖醌k說,2022年,村“兩委”將流轉的80畝農田進行“小田改大田”后,建立“稻鱉共養(yǎng)”基地,并成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發(fā)展“稻鱉共養(yǎng)”產業(yè)。每年6月底栽種水稻,11月中旬收割;7月投放鱉苗,年底捕撈出售。鱉和稻米的收入加在一起,畝產值達到11000元,除去成本,可創(chuàng)造5000余元的純利潤。
沿著中藥材基地往坡上走,是村集體經營的果園,種有70畝梨樹和50畝紅美人柑橘。2021年栽種的梨樹已開始掛果,畝產量達600斤,畝產值3000多元?!?span data-umpos="1408" data-ums="yes">今年梨子成熟時,不僅有很多老客戶提前預定,還有很多游客前來采摘,不愁銷路。”王玨說。
站在小山坡上俯瞰,還能看到稻蝦養(yǎng)殖基地、休閑垂釣池、果蔬凍庫、農耕文化展館等,昔日的荒山坡地,如今特色產業(yè)遍地開花,成了村集體的增收園、村民們的致富園?!按杭驹诶鎴@疏花、疏果,夏季在中藥材基地除草、施肥,秋冬季節(jié)忙著收割水稻、采收中藥材……一年四季都有活兒干?!鼻嘣拼迕撠殤籼圃Uf。
因地制宜,多元發(fā)展,在“小”土地上也能種出大收益。王玨說,接下來,村“兩委”將會把郭沖組青云產業(yè)園的成功經驗在其他村民組推廣,帶領村民發(fā)展適宜丘陵地帶種植的果樹、中藥材等產業(yè),讓土地“活”起來,村民富起來。
?。ㄈ襟w記者 查燦華 通訊員 張美芳)【2024年12月12日第A05版】
責任編輯:戴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