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日報】高嶺鄉:多元發展繪就振興新“藍圖”
本報訊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宿松縣高嶺鄉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立足鄉域資源稟賦,不斷探索適宜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的“新路子”。高嶺鄉以黨建引領為抓手,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發展村級主導產業,多產融合發展,逐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全面促進鄉村產業提質增效,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高嶺鄉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促進群眾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的“重頭戲”,統一思想、明確目標,研究部署產業布局規劃和發展航向。該鄉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第一抓手”,建強基層組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的主導作用,盤活特色資源,堅持因村因勢施策,把握宜農則農、宜聯則聯的原則,重點在產業謀劃、產業發展、農業經營主體培養和發揮帶動作用上聚焦發力,強化產業發展的組織保障和規劃引領,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繪就“振興藍圖”。
高嶺鄉堅持以糧食安全生產為主線,在做強傳統種養業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盤活土地資源,通過將閑散土地流轉集中連片流轉到種植大戶,充分激活土地綜合利用效能,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實施“油菜+水稻”“龍蝦+水稻”“蛙+鰍+水稻”“鱉+水稻”等耕地輪作或共養方式,種養面積達2萬畝以上,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全面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和帶動群眾增收。
與此同時,高嶺鄉充分依托各村資源優勢,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打開區域發展瓶頸,整合各類產業發展資金,采取“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基地+大戶+農戶”和抱團式發展的管理運營模式,推進產業發展轉型升級。該鄉踐行綠色生態發展理念,利用荒山荒地建設光伏發電站10座983千瓦,發展丑橘、柑橘、梨樹、黃桃、“陽光玫瑰”葡萄、油茶、叢林養殖土雞、小黃牛養殖等,打造鄉村原生態產業,目前產業成效已初步彰顯,每年村級集體經濟增收達100萬余元,同時為脫貧戶和監測對象提供就業崗位215個,使資產、資源效益有效發揮,夯實了特色產業發展根基。
高嶺鄉還積極拓展鄉村產業功能、延伸產業鏈條、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斷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該鄉依托鄉農耕文化館、胡楓生態園、楓嶺半島文旅小鎮、福承養老、渡江戰役紀念遺址等文化旅游資源,積極發展休閑種植、采摘、農產品加工、旅游觀光農業產業,以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做優多元產業融合為主導,不斷提升完善農文旅融合發展配套服務,不斷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形成了多元產業發展矩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實現以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譜寫鄉村全面振興的新篇章。(全媒體記者羅少坤通訊員楊勇)【2025年06月11日第A08版】
責任編輯:戴菊榮
